此次演练模拟鲁甸县新街镇发生6.2级破坏性地震导致灾区通信网络设施损毁严重的背景下,下达集结指令,成立应急通信保障领导小组,组织由中国铁塔云南公司、中国联通云南公司、中国电信云南公司、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组成的抢修保障队伍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演练基站电力保障、4G卫星通信、短波通信、卫星视频通信、多元化应急通信网络保障、无人机基站空中部署等科目,真实检验了在突发事件下我省通信保障队伍的协作能力和综合业务水平
一是实现了高速公路建设大跨越,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21公里,在全省排名第四。持之以恒抓作风发展是硬道理,作风是硬条件,环境是硬支撑,要实现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要持之以恒抓好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目前,全市共选派4000多名驻村队员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接下来还将选派200多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抽调了一批作风正派、业务精干、吃苦耐劳的干部,充实到重大项目建设专班中,让干部到项目一线磨炼意志、淬炼作风、增长才干。彩云路存在影响市民出行的交通安全隐患,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特别是交警部门要对中心城市进行全面盘查,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彻底整治,杜绝安全隐患。昭通市始终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结合起来,始终坚持在基层一线、在大战大考中增强干部本领、锻炼培养识别选拔干部。企业既要引得进来,更要服务好。
昭通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中,昭通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坚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工作,既抓就业、又抓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让干部作风在重点工作中得到锤炼。在产业方面,昭通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手段,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创建,千方百计扶主体、育龙头、建基地、强品牌、拓市场,成功打造多个特色农业基地,种植竹子540万亩、苹果85万亩、马铃薯252万亩、花椒15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70户,为群众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落脚点,纵深推进市、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信息化建设,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回应群众所思所盼,真正实现了群众社会治理事项只跑一地只跑一次。
源头排查化解成效明显,矛盾纠纷从2019年的4.46万件下降到2021年的2.19万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办理针对农民工讨薪维权的法律援助案件共计2661件,受援人3851人,挽回经济损失4250.3万元,提供咨询14595人次。江边茶吧,三五朋友一桌,喝着茶,眺望满天的星光,畅谈往日的趣事。
深入推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内设机构改革,全面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以能动检察提升营商环境,以优质的检察产品助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2021年,全市两抢一盗立案7288起,比2012年少2599起,下降26.29%。
10年来,昭通市积极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配合推进云南法网12348等网络平台应用,建成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家,150个乡(镇、街道)140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同时,坚持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坚定不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昭通市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紧扣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常治的目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依法严惩、打伞破网、聚焦基层、专项治理、长效常治,全面发动了一场惩治黑恶势力的整体战、歼灭战、人民战,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主审法官责任制、合议庭负责制、法官员额制、人员分类管理及司法人员履职保障等改革落地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全面运行,能上能下的员额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
10年来,昭通市政法机关紧紧围绕回应群众期盼,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推进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网上立案,提升电子送达、网上办理保全等效率。2012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100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突出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和党内法规宣传,建成法治广场2个、法治文化阵地4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41个,全市1402个村(社区)实现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图书室、法治文化墙等全覆盖。
现在社会治安好了,一个人回家特别安全。通过电视、音视频栏目及指尖普法等深入宣传,以法律六进为主要载体,加大乡村普法和民法典宣讲力度,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等培育工程,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加快形成
源头排查化解成效明显,矛盾纠纷从2019年的4.46万件下降到2021年的2.19万件。突出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和党内法规宣传,建成法治广场2个、法治文化阵地4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41个,全市1402个村(社区)实现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图书室、法治文化墙等全覆盖。
她说:以前下班回家,如果时间晚了,都是家属来接。同时,坚持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坚定不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配备12348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217台,12348热线接听来电咨询1859次,热线满意率98.4%。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落脚点,纵深推进市、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信息化建设,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回应群众所思所盼,真正实现了群众社会治理事项只跑一地只跑一次。抓紧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移民维稳和热点、难点问题处置工作,有力保障了国家西电东送重点能源项目——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水电站先后投产发电和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10年来,昭通市积极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配合推进云南法网12348等网络平台应用,建成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家,150个乡(镇、街道)140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办理针对农民工讨薪维权的法律援助案件共计2661件,受援人3851人,挽回经济损失4250.3万元,提供咨询14595人次。
江边茶吧,三五朋友一桌,喝着茶,眺望满天的星光,畅谈往日的趣事。在全市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加大警员调解、诉前委派调解、访调工作机制对接力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深入推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内设机构改革,全面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以能动检察提升营商环境,以优质的检察产品助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2012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100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
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主审法官责任制、合议庭负责制、法官员额制、人员分类管理及司法人员履职保障等改革落地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全面运行,能上能下的员额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满意率)从2019年的95.33%提升至2021年的95.86%,排名上升五位,位列全省第十一位……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充分展示着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昭通市法治建设取得的卓越成效。7月21日凌晨零时,昭阳区的张女士下班回家,走在灯光明亮的街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就是平安昭通、法治昭通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体现。
网格化服务、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达100%。
创新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机制。相较10年前,智慧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小小探头连万家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城市监控视频、公共安全视频、重点区域及居民小区视频等的整合共享,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闭环服务,以基层党建引领、中心主导、职能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在形成。
强化人工智能、互联网、综治信息平台等设施,持续优化足不出户就能办事的效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今年1月至5月,共排查因婚姻、房宅、劳务、民间借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9621起,调处9498起,调解率达98.72%。彻底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整治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攻破了一批陈年积案。破命案35起,破案率100%,比2012年上升6个百分点。全市司法行政部门着力办理线上线下法律援助案件,持续深入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重点关注农民工、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事项,法治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
11个基层人民法院完成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通过科学配置职责,权责关系得到进一步理顺,运行更高效顺畅。盛夏时节,金沙江畔,华灯初上的水富城宁静祥和,市民三三两两坐在江边,双脚浸泡在江水里,感受着清澈江水对酷暑带来的凉意。
2021年,全市两抢一盗立案7288起,比2012年少2599起,下降26.29%。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推行信访化解三必见四到位措施,有效化解了一批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
累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94个(涉黑10个、涉恶8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96人,破获刑事案件1190起,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4.52亿元,整治治安乱点60个,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公安提示函240余份,建立完善常态化扫黑除恶制度机制20余项。通过电视、音视频栏目及指尖普法等深入宣传,以法律六进为主要载体,加大乡村普法和民法典宣讲力度,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等培育工程,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加快形成。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